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北京市教委《关于深化高校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学校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面向2024级本科生全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点亮学生人工智能素养,为时代培育新人,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贡献力量。
学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成立了人工智能通识课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黄先开和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建华任组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徐丹丹任副组长,统筹规划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全面指导监督实施过程。近日,《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设置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从2024级本科生开始,实现人工智能课程对全校所有专业、所有学生全覆盖。在校领导、教务处和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大力推进下,学校2024级近3000名本科生人工智能通识课9月9日顺利开课。
为保证我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质量,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教务处和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学团队前期多次对2024级人工智能通识课设置实施方案进行反复讨论并论证,确定了按模块、分层次的授课方式。面向理工类专业开设《人工智能导论A》,课程设置为2学分;面向经管文法类专业开设《人工智能导论B》,课程设置为2学分;面向艺术类专业开设《人工智能导论C》,课程设置为1学分。2024级3000余名学生分成33个教学班进行学习,课程全部采用线下授课方式。
开课前夕,教务处和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举行了“人工智能通识课开课启动暨课程研讨会”,标志着我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正式启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李海生、教务处副处长录驰冲、副院长孙晓荣、科大讯飞专家团队及29名任课教师参与了学习与讨论。科大讯飞的专家团队进行了专题报告,介绍并详细演示了“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平台”的功能与操作流程,让任课教师对平台的使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任课教师还就如何利用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与专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学校同时成立了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教务处处长担任虚拟教研室主任,促进跨学科、跨领域共建共享人工智能课程,通过新型教学组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打破时空界限,整合全校优质教学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集合多方智慧共同推动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与研究,提升教师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以此为基础,学校规划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将面向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织专题培训,推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建设工作由北京市教委统筹领导,课程由“通识基础”“算法原理”“前沿拓展”“实践实训”4个模块组成。第一、二模块由市教委组织力量制作数字课程平台供市属高校分类选用;第三模块为人工智能在多领域最前沿应用的案例课程库;第四模块由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具体实际,“一校一品”组织构建实践实训课程。前期,北京市教委面向全市高校征集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案例课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典型案例遴选征集和课程建设工作,校长办公会专门听取和研究课程建设进展等工作汇报,要求相关部门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我校《智能财会与消费大数据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舌尖上的AI》以及《人工智能赋能食品产业风味智能创造》等3个案例成功入选,助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优质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为新起点,强化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AI+专业”新视野,大力提升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助力培养具备人工智能思维和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