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学校圆满完成毛主席纪念堂志愿服务工作

7月31日至8月14日,北京工商大学光荣承担了毛主席纪念堂2025年第10批次志愿服务工作我校23名志愿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温暖细致的服务态度、始终如一的工作热情,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服务的每个细节,累计服务4186小时,接待团队4499个,帮扶轮椅童车1598部,解答问题15183个,接待瞻仰群众427450人次,发放留念票64356张,生动践行了 “为主席站岗,为人民服务” 的庄严承诺了纪念堂工作人员和广大瞻仰群众的广泛赞誉。

服务期间校党委副书记李中奇、团市委大学中专工作部部长沈若萌一行专程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看望慰问奋战在服务一线的志愿者,在志愿者之家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志愿者们分享了在岗服务的见闻、感悟和成长淬炼的心路历程。李中奇对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你们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这堂‘为主席站岗’的思政实践课,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岗位纪实:14 个服务点位上的青春交响曲

每日凌晨5点,志愿者们迎着旭日整装集结,7点前准时奔赴扶老助残、预约指导、解疑答惑、秩序维护、献花引导等14个不同的服务岗位。在烈日炎炎的八月盛夏,室外高温炙烤,志愿者们的衣服虽被汗水浸透,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始终如一,为来自五湖四海的瞻仰群众提供暖心、细致、周到的服务:一丝不苟地维护现场秩序,认真细致地解答群众疑问,悉心搀扶步履蹒跚的老人,全力协助残障人士上下轮椅……成为天安门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首都志愿者的良好风貌。

领队岗:高效运转“协调员”

岗位成员:石文钰、朱修琦

 

作为团队成员的协调枢纽,两位领队在每天的工作中承担协调内外岗位、处理突发情况等。石文钰回忆道:“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当语言不通的走失老人握紧我的手,那一刻我明白什么叫被需要。”朱修琦说道:“在志愿活动过程中,不仅有瞻仰群众的暖心回馈,也有领导老师们的亲切关怀。大家虽有几分疲惫,却乐在其中。就像培训时老师们说的——‘我们是共和国的守灵人’。能成为志愿者,本就是难得的机缘,这岗位里,藏着说不尽的光荣。

扶老助残岗:温情守护“贴心人”

岗位成员:陈岩哲、沈学亮、李逸扬、张嘉辉、项可瑞

  

  

  

他们协助轮椅、童车及行动不便人士上下台阶,用心守护入口秩序,一次次奔走搀扶的身影,是“为人民服务”初心的生动实践。来自数字书院的项可瑞表示:“看着瞻仰队伍井然有序地缓缓行进,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肃穆与崇敬,我心中充满了力量。这份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平凡岗位也能为守护崇高的集体记忆贡献微光,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传承这份赤诚与奉献。

团队预约岗:规范引导“秩序员”

岗位成员:许庭欢、丁祎、安惠琳

  

  

在纪念堂的北侧流淌着一条由瞻仰群众汇成的“思念的河”,他们怀着崇敬之心从各地奔赴而来。烈日酷暑下,志愿者们皮肤晒得通红,嗓音变得沙哑,却始终以最挺拔的身姿、最温暖的笑容耐心解答、有序引导。志愿者许庭欢深有感触地表示:“在上岗的每一天里,汗水很快便浸湿了后背,但当看到一位位瞻仰群众怀揣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并顺利进入纪念堂之时,瞬间便驱散了疲惫。

外围引导岗:微笑服务“连心桥”

岗位成员:张艳洁、陈嘉乐、张彬烽、张宏毅、刘艺、杨开、李红峥

  

  

  

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瞻仰群众,他们以清晰的指引、流利的外语和温暖的微笑服务每一位瞻仰群众。那一声声亲切的“谢谢”,更是化作一股股暖流,温暖了志愿者们的心窝。志愿者张艳洁说道:“烈日下,衣服被汗浸透,我始终保持微笑,将温馨提醒融入‘您好,请收好证件’的语言中,岗位虽小,但能把敬意传递出去,我就充满骄傲。”李红峥也谈到:“这份经历不仅锻炼了我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我深刻理解到奉献与互助的价值。光汇聚,亦可照亮他人。它点燃了我内心的温暖,也坚定了我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

蓝立方岗:排忧解难“暖心港”

岗位成员:瞿何馨、朱瑞娜

  

及时通报寻人寻物信息、耐心解答疑问、发放留念票,让小小的“蓝立方”成为传递温情、抚慰人心的港湾,尽显志愿服务的温度与力量。瞿何馨感言:“烈日下的坚守虽累,但看到群众顺利完成瞻仰后满足的神情,一切疲惫都烟消云散。与不同方言的群众沟通,让我学会了更耐心地倾听与表达。在这里,我不仅是在提供服务,更是在参与红色精神的传承,这份责任与光荣,将永远激励我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献花岗:庄重守护“礼仪卫士”

岗位成员:周同正、佟彦、曹语哲、蔡明杰

身处瞻仰动线的核心节点,他们以肃立的身姿、专注的眼神和轻柔而规范的引导手势,维护瞻仰及献花仪式的庄严肃穆,确保每一位前来致敬的民众都能在静默中寄托深切哀思,守护着瞻仰群众向伟人表达崇高敬意的神圣时刻。蔡明杰感慨地说:“每每想到大堂内的情景,我不禁潸然泪下。瞻仰的群众或年迈或幼小,但都怀着崇高的敬意向毛主席献上鲜花,有的眼眶红润,有的泪流满面,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更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带来的。国民的爱国之情,从来不是仅体现在口头上,而是彰显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在躬身力行中。”

为了确保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全体志愿者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组织的岗前培训,实地踏勘现场、熟悉工作流程、明确服务规范;北京市应急志愿服务总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专业心理老师开设讲座,帮助志愿者提升技能、缓解压力。正式上岗前校团委多次召开培训会,叮嘱志愿者们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岗位职责,确保服务专业有效。


  

志愿团队成立临时团支部,充分利用轮休间隙阅读《毛泽东传》,品读毛主席诗词,组织主题团日活动、板报成果展示等实践活动。培训期间,志愿者们观看了毛主席纪念堂专题纪录片,聆听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史故事,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感悟党的初心使命,让志愿者更深刻理解“为主席站岗”背后的深刻含义。“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毛主席纪念堂,更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志愿者丁祎在团日活动中分享道。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耕爱国主义教育志愿品牌工作,以更高政治站位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动员更多青年热情参与、积极奉献,上好志愿服务这堂“大思政课”,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