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学校举办“学习大讲堂”第十三期暨第二十四期“问道玉渊潭”高端论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12月27日,学校举行学习大讲堂”第十三期暨第二十四期“问道玉渊潭”高端论坛,邀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熙国教授作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辅导报告。学校党委副书记李中奇出席活动,讲座由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倪国华主持。二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专职组织员、辅导员等200余人分别在两校区聆听报告。

倪国华对孙熙国教授应邀来校讲座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自立、实践上的自强、精神上的自觉、文化上的自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3W0A8333.JPG


孙熙国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主题,从“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两个前提性问题破题,由“什么是文化”切入,从为什么要“转化”和“发展”以及如何把握其中的关键点、立足点、载体及方法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他谈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结合”的关键点在于要立足实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处理好理事关系。“转化”和“发展”的立足点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性和党性的统一,处理好一多关系。在“转化”和“发展”的载体方面,孙熙国教授认为根本是要处理好古今关系,传统文化要发挥作用必须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必须按照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实现其创新性发展。

“转化”和“发展”的方法是要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孙熙国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基于魂脉和根脉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个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达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了新时代走什么样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的问题。通过利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种资源、把握住“既向内看、又向外看;既向前看、又向后看”四个方面,“守正创新”实现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孙熙国教授的报告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深化了大家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与把握,为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与会人员表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打磨“基本功”,切实提升能力素养,努力在2024年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