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学校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砥砺厚植国防情”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我是北京工商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我宣誓: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矢志国防,勇毅担当;刻苦学习,争做栋梁;恪守初心,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这是中缅边境第4号界碑处,我校15名退伍大学生在狂风骤雨中面向五星红旗铿锵有力、庄严宣誓的感人场面,同时也是学校组织国防教育“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场景之一。

  

7月8日至14日,我校17名师生跨越3000余公里来到素有“极边第一城”之称的云南省腾冲市,开展为期一周的“学思践悟二十大,砥砺厚植国防情”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通过参观见学、主题宣讲、座谈交流、走访调研等形式,让学生在“沉浸式”国防教育实践“大思政课”中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锤炼过硬本领、堪当时代重任的使命担当。

追溯红色记忆,感悟抗战精神

在滇西抗战纪念馆,讲解员为实践团师生讲述了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十万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和辉煌一页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1003顶钢盔、10万余件战争实物、1500余件史实图片无不在敲响着“一寸山河一寸血”,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的警钟。

在濛濛细雨中,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异常沉痛的心情在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前组织集体默哀仪式,缅怀烈士英魂,致敬人民英雄。

在松山战役遗址,实践团师生更是被现场矗立的1000个“娃娃兵”雕塑深深刺痛,他们是在松山战役中牺牲的7000多名平均年龄仅有13岁“娃娃兵”的集体缩影。实践团成员商学院注会204班孔维泽谈到:“这些娃娃兵在本该享受父母百般呵护,天真烂漫、书声琅琅的豆蔻年华,却在民族危难存亡关头,毅然扛起了甚至比自己还高的钢枪奔赴抗日战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必须发奋图强,接续奋斗,不会让悲剧重演”。

   

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火种

为充分发挥退伍大学生士兵特有的优势,广泛传播国防好声音,实践团专程安排来到由华侨投资创办的腾冲益群中学进行国防教育主题宣讲。

六名实践团队员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身入伍经历,分别围绕“戍边精神”、“抗洪精神”、“军人使命”、“科技强军”、“特战精英”、“国旗法规”六个主题进行精彩的微课教学。在锻炼队员们文稿撰写、课件制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同时,为现场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国防教育课,为他们埋下了爱国、爱党、爱军的红色火种。

广泛走访调研,挖掘红色故事

实践团精心设计《腾冲地区居民国防素养调查问卷》,分三个小分队走入乡村、社区和校园,分别面向城镇居民、农民、在校中学生发放问卷300余份,从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国防精神等方面全面了解边境地区居民的国防素养基本情况,为研究全国不同地区居民国防素养提供基础比对数据。

通过多方联系,实践团在少数民族居住的甘蔗寨幸运地找到一位当年的抗美援越老兵盛爷爷,并亲耳聆听了老兵讲述的抗战故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党让做什么,就坚决做什么”,这是盛爷爷反复对同学们的忠告。

身临其境边防,深刻理解国防

为深刻学习感受戍边精神,厚植国防情怀,实践团一行走入腾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与边防警官深入座谈交流,了解边防检查站的工作职责、历史沿革和感人事迹。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中国武警到边防警察,边检站三代戍边人不畏艰险,不惧困难,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守护祖国领土,捍卫民族尊严。

实践团成员还跟随边防干警、民兵共同前往边境4号界碑巡逻。泥泞的山路,瓢泼的大雨更加激发了队员们的激情和血性,一路风雨一路歌。在中缅4号界碑处,队员们面向国旗庄严宣誓,“若有战,召必回!”的口号响彻山谷。队员们还与边防民警共同为4号界碑上“中国”二字描红,一笔一划倾心描绘界碑底色,一生一世倾情告白祖国深爱!

笃行不怠书写青春使命,学思践悟凝聚奋进力量。此次实践团成员均为我校“战友协会”、“国旗护卫队”、民兵连三支学生国防社团组织的核心骨干成员,也是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首次组织国防社团骨干参加国防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成果将以微课、纪录片、调研报告等形式进行呈现,用大众化方式在高校师生中讲好红色故事,提升国防教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高校国防教育“大思政课”提供新的形式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