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学校召开2020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各学院(部)教学负责人,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部门负责人、本科教学秘书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郑文红主持。
教学相关部门和教学分管领导布置近期工作。招生就业处处长杨林对招生宣传册内容校对整理、各学院招生计划安排、新生录取、招生专业组建立、招生宣传等工作进行了部署。教务处副处长杨超对毕业审核、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考试、成绩录入、教学奖励发放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并强调学院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对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要予以必要的帮助。教务处副处长张敏对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设置、学时学分设置、2020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校级教学名师教学标兵评选、课程思政教师培训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并通报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回访专家组的意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马雪娇通报了近期留学生的教学情况,布置了留学生毕业审核、参加公派自费出国项目学生的学分转换等工作。
教务处处长曹显兵部署了近期教学工作。他代表教务处对支持本科教学工作的同仁们表示感谢。对于线上教学工作,他表示,我校是北京市最早开学的高校之一,目前通过师生的反馈,线上教学效果较好,超过预期,并被市教委选为十所代表高校之一,对线上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学校领导发挥示范先锋作用,校长孙宝国院士以“居家抗‘疫’,线上学习,为战胜新冠肺炎贡献力量”为题为全体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党委书记黄先开教授带头在线为学生讲授了线性代数基础课。全校线上教学到课率达到了95.53%。他建议教师在线上授课时,可以通过签到、作业提交等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引导和互动,监督学生学习,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对于教学奖励工作,他提到国家和北京市重视人才培养,学校加强了对教育教学的奖励力度,旨在促进教师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学,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明确了奖金分配的原则和工作程序。对于毕业生相关工作,他谈到,各学院要进行情况摸排,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妥善做好毕业审核、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工作。对于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和教学名师的评选,需提前筹划培育,进行校内遴选,为申报北京市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和教学名师做准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方面,他强调要将思政元素融入新的培养方案体系中去,针对工程专业认证、经管类专业认证、双万工程的建设需求进行修订。曹显兵还提到教学大讨论和智慧教学建设工作,表示要通过本学期即将开展的教学大讨论,进一步凝练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使我校培养的人才满足首都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以本为本,形成共识。对于智慧教学基础环境和教学平台一体化建设,他提到,要在建成前充分征求任课教师意见,在某些专业、某些课程中先行先试,补充需求,运用智慧教学手段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郑文红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总结了开学至今本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我校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的要求,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按照原定教学计划阶段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过程中实现了质量监控,学生拥护度及老师授课效果较好,总体上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有方,保障了日常教学运行。同时他就本科教学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提出要求:一是要认清形势,提高站位。面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建设的实现途径,我校关于首都功能疏解的举措、建设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实施路径等问题,需要每一位老师去思考,要牢固树立辩证的思维、底线的思维和忧患的意识,在工作中加以运用,针对问题真抓实干,敢于承担责任,为人才培养服务。二是要转变思路,努力实践。教学部门要树立忧患意识,探究教学改革路径,以学生为本,“决不能在办学方向上走错,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育人功能。三是要理清职责,转变方向。根据新时代的新特点,实现专业的动态调整,对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解决学评教面临的问题、严肃对待学籍管理工作、培育优秀的教学成果、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方向,组建团队,将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努力实现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四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理念。通过本学期即将开展的教学大讨论工作,进一步明确我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面对我校服务的行业和实际情况,对未来人才发展需求进行预判,探索教学改革之路,构建智慧教学体系,脚踏实地,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