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学校“双一流”创建,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9月15日,学校科学研究院联合爱思唯尔在阜成路校区举办高被引学者交流会。党委常委、副校长邓祥征出席会议。高被引学者代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吕阳应邀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爱思唯尔科研事业部代表、部分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科学研究院自然科学处副处长王学丽主持。
爱思唯尔高级咨询顾问刘瑶分享“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项目介绍”“爱思唯尔数智基因,助力科研创新发展”两个主题报告,解读了高被引学者遴选标准,并从四项核心能力、全面助力高校发展,科研数据视角下的北京工商大学,爱思唯尔AI创新等方面,演示基于大数据的高倍引学者分析评价及学者成长生涯。
邓祥征和吕阳作为代表,现场被爱思唯尔授予高被引学者证书。吕阳进行了科研经验分享,分享了一个青年学者的科研生涯成长和经验;提出提高学校的学术关注度至关重要。参会人员针对高被引作者成长路径、高水平论文评价、科研数据库创新合作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邓祥征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科研学者的持续成长与发展,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促进科研学者的全面发展,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优化科研环境,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高度重视软件建设,营造开放、包容、协同的创新氛围;二是针对不同科研团队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科研服务支持,通过精准施策激发科研活力;三是强化学术兴趣与团队协作,鼓励科研工作者培养浓厚的学术志趣和严谨的治学习惯,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科研水平的持续提升。学校后续也将继续深入挖掘数据资源,为学校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和 “双一流”学科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