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工商

首页» 新闻资讯» 媒体北工商

【中国教育报】高校人才培养口径要宽还是专

在宽口径培养理念被高教界认同的当下,不少用人单位却希望学校进一步针对岗位设置培养人才。在理念与市场之间,一些高校遇到了一道两难选择题——

【缘起】

这几天,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卢思锋有些纠结,纠结源自不久前该校邀请100多家用人单位举办的一场以合作·发展·就业为主题的校企合作论坛。论坛上,多家用人单位希望学校改变宽口径人才培养的思路,压缩不必要的课程,针对企业实际培养企业岗位设置所需的相关人才。而此前,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是大多数高校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被高教界普遍认同的一条人才培养铁律

当人才培养规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错位时,作为人才提供方的高校将何去何从?其人才培养究竟是要宽口径还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专口径?

【症结】

一专多能不等于浅尝辄止的全才

新浪网原人事主管、红孩子公司副总经理段东说,每年10月以后,用人单位都会前往高校抢人,原因在于现在高校培养的很多学生与企业需求无法对接,许多岗位找不到合适人才。

 这些年,我在高校招聘时,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问到两个问题:应聘的岗位是干什么的,在这个岗位上将来有什么样的发展。从学生普遍询问这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将来自己要干什么,因此他们不可能在知识和能力积累上有充分的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上的缺失。段东说,企业实际需要的不是适合所有岗位的全才,而是能胜任某个岗位、一专多能的人才。

 企业在用人上讲求的是实用、好用原则,需要员工有比较强的职业素养。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兆俊举例说,目前,公司每年派往各外资银行服务的工程师至少有800人。这些工程师除了要熟练掌握软件工程技术外,还必须会说流利的英语,这些都需要在校期间通过学习获得。

【释疑】

人才培养宽口径与专业深度并不矛盾

企事业单位的这种实用、好用的用人观并不少见。在每年各地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绝大多数企业招聘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与招聘岗位相应的工作经验。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一是企业没有精力去培养人才,二是培养成本太高。

 实际上,高校人才培养的宽口径理念与用人单位在岗位需求上追求的专业深度之间并不矛盾。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范先佐教授分析说,高校最活跃的因素本来是学生,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形成了一种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大学教育过分专门化,导致学生专业面狭窄、知识面不宽。毕业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偏弱,适应力、创造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学校教育长期没能将学生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多数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幻想地走入大学,一入校却被禁锢在一个系、一个专业内,好奇的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滋生了消极的求知观。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条件的高校在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理念倡导下,正在加速学科交叉渗透,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逐步打破了以院系为单位培养学生的体制束缚,推行学分制,缩减必修课,增加综合知识类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加大专业深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史耀疆教授认为,围绕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潜力,许多高校纷纷调整专业设置,在横向上把相关学科、新兴学科、传统文化和艺术素养纳入教育体系,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在纵向上由过去以专业理论和知识积累为中心,转向既注重积累又注重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因与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较少,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的社会需求间出现了断层,或者在就业上表现出能力与岗位的不匹配。

【支招】

人才培养应无限接近真实的市场环境

 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输送到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因此,高校除了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外,还应当加强沟通、自我管理、协调等方面能力的职业素养教育。张兆俊说。

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上的短板效应,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庶平认为,一方面,高校的应用型专业要根据市场和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灵活设置、超前设置;另一方面,高校要淘汰大量低价值课程,尽早让学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岗位对能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

在一些高校,相关试验已相继展开。近年来,北京工商大学将食品学科和商科两个传统优势学科作为学校专业发展的主心骨,不断培育相关领域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使不同专业学生在实现宽口径培养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能适应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该校与一大批企业建立了互利双赢的深度合作关系:企业不仅常年接收学生实习,弥补学校实践教育的不足,还吸纳大批毕业生就业;学校则组织校内学者、专家不断从智力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对企业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将企业的车间、工厂岗位作为学校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资源。卢思锋透露,未来5年,学校计划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一个庞大的企业资源库:国内外100家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核心企业、1000家与学生就业相关的龙头企业、1万家与学校有联系的用人单位。学校还将积极探索“4+1”培养模式,即4年本科教育+1年或半年企业岗位实习;“1+3”模式,即学生大一进入企业实习,后3年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114日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