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总体部署,着眼教育强国建设,立足首都战略新方位和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将评估整改工作落实落细,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责任、凸显特色,学校决定开展以“全员参与、工商一体,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体系”为主题的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合力探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北工商之路”。
5月8日上午,学校在良乡主校区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启动大会。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杨江林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交通大学陈后金教授作专题报告,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建华做动员讲话。本次启动大会设置学校主会场和各单位分会场,学校相关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校级督导、系主任以及专业负责人代表在主会场参会,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在各单位分会场线上参会。
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讨论工作启动会,由副校长刘艳楠主持。
杨江林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北京工商大学作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北工商何为”这一时代命题,切实肩负起责任与使命。一是要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坚持高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工商一体化”发展理念,聚焦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中走出具有北工商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人工智能驱动教育新生态、新范式,推动课程、教材、教学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数字经济时代的“工商一体化”复合型创新人才。三是要立足首都发展战略定位,谱写北工商新篇章。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打造人才培养新格局,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北工商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北工商力量。
刘艳楠对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安排并发布相关教学文件和成果。她指出,本次大讨论是在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指引下,按照“强基固本、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总体要求,通过开展“1+10+N+1”(1场全校启动大会、10个学校专题研讨活动、N个学院教育教学大讨论研讨活动、1场全校总结大会)的分阶段系列活动,全面落实“工商一体化”办学理念,凝聚育人新共识,强化教学核心意识,探索构建具有北工商特色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和管理新模式,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在会上发布了《北京工商大学“工商一体化”本科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北京工商大学“AI+教育教学”行动计划》《AI+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建设标准——以线性代数为例》等文件和成果,以期进一步发挥学校工科与商科深度融合的办学优势,扎实推进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一流”创建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郭建华以《工商一体化 奋进“双一流”》为题作动员部署讲话。他指出,“工商一体化”理念依托学校“工+商”的独特优势,构建“商科消费牵引-工科创新驱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数字赋能”三位一体的发展新范式,通过学科深度融通催生新质生产力,形成“工商互融、数智贯通”的办学新生态,是一项聚心工程、特色工程、发展工程和创新工程。他强调要通过大讨论着力解决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与深层次困难,加快构建与“工商一体化”发展理念、“双一流”学科创建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一是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深刻领会大讨论的重要意义。这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实际行动,是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是凝聚共识、汇聚众智的有效途径。二是要紧扣主题、聚焦重点,全面落实大讨论的目标任务。聚焦立德树人,深化“三全育人”体系建设;聚焦人才培养,推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活力;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教学新生态;聚焦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导向。三是要夯实责任、统筹推进,确保大讨论取得扎实成效。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注重分类指导,推动全员参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攻坚;强化成果转化,建立长效机制。要牢牢把握“全员参与、协同推进”的组织路径,聚焦“工商一体,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体系”的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切实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的跨越。
会议第二阶段为专题讲座,由教务处处长王鲁娜主持。
陈后金作了题为《厚理博术 数智赋能——课程内涵建设与智慧教学探索》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当前我们已进入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科时代,社会迫切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课程教学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一公里”。他强调,要明确课程教学的内涵,厘清课程建设路径,提出“知而有识、学而善用”的教学理念。面向时代发展需求,应重构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程教学团队,统筹课程教学资源,加强数字教材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强化课程教学成效。同时,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构建知识图谱、引入AI助教,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
本次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是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统一思想、提升理念、凝聚共识,着力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与深层次困难,加快构建与“工商一体化”发展理念、“双一流”创建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合力探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北工商之路”,奋力谱写北京工商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新篇章,为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再立新功,为中国式现代化北工商新实践提供更强大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