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致知学堂】饶莉娜分享中国古典舞之美 张敏呼吁青少年严防网络电信诈骗


11月30日、12月1日,第十五讲、第十六讲致知学堂在良乡主校区开讲,选课的同学们均按时到场聆听讲座。

11月30日,体育与艺术部教研室副教授饶莉娜在良乡主校区为传播中国传统古典舞文化,感受中国古典舞蹈之美,以“大美不言:中国古典舞蹈”为主题开展致知学堂第十五讲讲座。此次讲座由饶莉娜与校舞蹈团共同完成,目的是能够让同学近距离感受中国古典舞蹈之美,并让同学们了解舞蹈、喜欢舞蹈、鉴赏舞蹈。

校舞蹈团的舞者们向同学们展示了精彩绝伦的艺术舞蹈表演。在民族舞蹈《欢腾》中,一位身着新疆特色服饰的男性舞者在绕台一周后向台下观众致敬,伴随着欢快的舞曲节奏,踏着轻盈欢乐的舞步向同学们传递出一片热闹祥和的民族团圆气氛。饶莉娜向同学们重点介绍了古典舞。谈到“中国古典舞之美”,饶莉娜介绍了巾袖舞,巾袖舞的形象在汉代的画像砖中表现得较为丰富,在文物“西汉彩绘陶舞俑”中对袖舞的动作也有所展示。在视频《踏歌》中,舞者模仿魏晋南北朝少女们出游的画面时,出场动作便是舞袖。舞巾舞袖是中国古代舞蹈的创新,巾袖的运用,延长了人的肢体,大大扩展了身体的表现力,使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鲜明。

饶莉娜提到,剑舞在秦汉时代十分普及。剑是古代文人墨客、君子武士的随身佩带之物,既可以防身御敌,又能透射出风韵的气度,而执剑而舞则是人们寄情抒怀的一种手段。楚汉相争时的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正是古代剑舞的典故。剑舞相较于柔美的袖舞而言,更加气势磅礴。与剑舞相伴介绍的扇舞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舞蹈形式之一,汉族、哈尼族、朝鲜族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风格不同的扇舞。饶莉娜表示,民族舞曲的符点节奏是与其他舞曲不同的,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舞蹈是中华文明的文化财产,更是中华历史的印证,要传承下去。

12月1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张敏,以“预防电信诈骗 守护平安校园”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致知学堂第十六讲专题讲座。张敏结合了身边相关案例详细讲解了“网络刷单”“杀猪盘”“注销校园贷”等几种电信诈骗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电信诈骗的定义及特点,揭示了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诈骗手段、作案方式等,最后向同学们讲解如何预防电信诈骗,避免成为其“帮凶”。

张敏向同学们介绍,网络电信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电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骗取受害人财产的犯罪行为。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广度、深度普遍大于一般网民,但由于同学们社会经验较少,对网络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往往较低,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张敏指出,当今时代多种形式的诈骗都是围绕财产犯罪所展开的,而网络电信诈骗与传统诈骗相比要更加复杂。张敏着重指出:“预防是防止受到网络电信诈骗的主要步骤。”她呼吁同学们:“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张敏向同学们介绍了电信诈骗的几种类型,如兼职刷单诈骗、仿冒身份诈骗、贷款诈骗。其中,大学生往往会被仿冒身份的不法分子欺骗,如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要求个人安装用途不明的App、登录指定的网站填写信息、提供短信验证码等。张敏提醒同学们,骗子通常会利用受害者的恐慌心理来达到行骗目的,因此同学们在接到此类电话时一定要冷静面对,判断对方真伪。当同学们碰到这些情况应该直接挂掉对方电话,然后自己拨打110核实对方身份以及自己是否“涉案”。

在网络陷阱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提高诈骗意识、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张敏建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轻信花言巧语、不将个人隐私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另外,一定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商品,不要随意的点击链接,账户、密码或者资金抵押绝不提供给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