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优秀教师风采】学术引领 教学相长——记我校2011年教学优秀二等奖获得者王敬武

  

王敬武,副教授,我校2011年教学优秀二等奖获得者,商学院营销系旅游教研室教师。

爱岗敬业  成绩斐然

王敬武老师于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在我校执教近30年。在从教的三十年中,共开设过十五门课程,平均每2年开一门新课。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出色完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三个层面的教学工作,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面对每年繁重的教学任务,他没有丝毫怨言,总是将自己的发展同学院同专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爱岗敬业是他从未改变的信念。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学术上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在教学评估和学评教的活动中,成绩均列商学院的前茅。

倾心教育 潜心钻研

王敬武老师的教学之路并非一帆坦途。这位理科出身的老师,从开始的物理学教学到目前的商经管理类教学、从所熟悉的自然科学领域到陌生的经济管理学,曾给他的教学与科研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对王敬武老师来讲,这座山显得如此之高,变化之大令人生畏。三十年的风雨兼程,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勤奋精神成就了王敬武老师今天的优秀教师的殊荣。

从另一方面讲,教学内容的变更也给了他文理兼容、相互作用的良机。旅游现象,这个看似简单的社会现象,实际是自然、人类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复杂程度绝不亚于任何一门社会科学。但就目前来讲,旅游的问题源于旅游的基础而泛化于旅游研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难以科学的解释旅游的基本概念和自相矛盾的知识结构。如何克服?自然科学的严谨和旅游研究的世界观,成为王敬武老师突破旅游教学和学术研究障碍的切入点。众所周知,现象学是上个世纪初由德籍犹太人胡塞尔创立的一门科学,被誉为“一切科学之根的科学”。现象学改变的是人们在探讨现象本质的自然思维的经验方法可能存在知识可能性的问题。用旅游相关科学的理论来研究旅游现象的现象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是科学与否的问题,可能存在旅游现象更深的本质性问题。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搁置经验,将自然思维转变为哲学思维,让现象自身的本质在现象中自己表达出来,从而在意识层面完成旅游科学的构建和奠定旅游基础科学的思想基础。在这种理念下,王敬武老师从哲学的视角,领悟现象学的精神和奥秘,就旅游相关科学在旅游研究中知识可能性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超出旅游研究现阶段学术成果的结论。比如,将旅游现象不仅仅视为社会现象,更将其提升至自然环境下的一种必然。自然科学的规律和法则一定会作用于旅游现象,首次提出“旅游现象的非连续性”、揭示旅游者的“旅游状态”论而非“旅游体验”的情感变化的心理学基础、生态旅游的旅游学含义是“生态化”平衡的关系而非生态类旅游等,更提出旅游科学一旦建立将影响和改变所有与旅游相关的科学,走向统一或统一的基本理论。王敬武老师将这些带有争议性的学术成果直接运用于旅游类课程的教学之中,也许正是这些引人入胜的哲学思想和观点启发学生对旅游现象的关注和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在王敬武老师的旅游基础教学中,永远贯穿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宗旨。这种宗旨不是旅游实践的积累,而是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特别是涉及旅游现象本质的分析。

王敬武老师的课之所以受到全校广大学生的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学方式与学生接受知识过程有机衔接,这与老师的丰富的旅游知识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密不可分。在王敬武老师看来,课堂讲授的知识永远是有限的,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才是教学所追求的终极境界。

王敬武老师一再强调,在我校目前很多专业基础打通、实行宽口径培养学生的方式中,更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使我们的毕业生通过他们的努力在众多名校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扬北京工商大学之美名,立北京工商大学之品牌。

在谈及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中,王敬武老师有着自己的想法。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传授知识是本分,提升知识在于科研。将科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自觉的行为,没有独到的学术观点和洞察能力,教学永远是被动的,是不可能有创新思想的。同时,在提及多媒体教学方法时,王敬武老师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多媒体为教学服务的前提是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规律,一味追求课件的多变性、美化性和奇特性,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让多媒体真正成为黑板的延伸,才是教师教学辅助工具的追求。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王敬武老师的辛勤工作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换来了广大师生的赞誉,愿这份荣誉背后的经验能激励更多的新一代年轻教师,为实现北京工商大学“十二·五”目标而奋斗。

最后,王敬武老师一再强调,自己获得的荣誉是商学院各级领导培养的结果,也是旅游教研室全体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