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校友风采录】常晓华:因工作而充实,因家庭而完美

 

常晓华,女,主任编辑,新华社财经新闻专线副总监,1994年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进入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工作,负责经贸信息产品的采编策划工作,因业绩突出被推选为新闻信息中心好稿评委。2001年在新华社国内部经济编辑室工作,2003年底,被聘为新华社财经新闻专线副总监,是新华社首批被聘任的终审发稿人。20063月获《财经》杂志奖学金,在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时任主任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习三个月。20077月至20087月获中新基金总理奖学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白色的羽绒服,淡粉的毛衣,浅灰的长裤,精致的眼镜,轻轻的话音,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常晓华校友,给人一种安静、恬淡的感觉。待彼此坐定后,常晓华端起一杯咖啡,缓缓地向我们讲述起她的工作,她的家庭和她的母校。

我的工作以分钟为单位

1994年,常晓华硕士毕业,来到了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工作。转眼16年过去了,常晓华凭借着自己突出的业绩和不懈的努力做到了财经新闻专线副总监、新华社首批终审发稿人。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财经新闻专线是新华社通稿报道的重要业务部门,负责新华社国内、国际、对外所有的关于经济和财经的报道,国内包括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几乎所有的国家级及省市级新闻媒体都是它的用户,报道极具影响力。

说到每天的工作安排,常晓华校友的时间可是全都排得满满当当的。“新华社要求24小时发稿,一上班就要进入高效率的工作。我一般早晨8点钟到单位,8点半要开我们部里的汇报会,汇总分社的经济报道情况,确定并汇报一天的重点选题,沟通新闻信息情况。”9点钟开完会后,常晓华要处理分社的各种稿件,一直到10点半。“10点半我要开总编室的汇报会,汇报各个部门的情况和选题计划,以及对分社的指导建议和意见;11点汇报会结束后我会继续处理稿件。”上午的忙碌工作结束后,下午,新华社就进入了发稿的高峰期,常晓华和同事们的休息时间也被压缩得很短,“有时候大家工作累了可能会到工作室旁边的咖啡厅休息一会儿喝杯咖啡,待上十分钟或者二十分钟,然后就要马上回去继续工作。” 而在像“股市快讯”这类时效性很强的稿子的发稿时段里,“都是需要稿子来了就发,所以我们的工作都是以分钟为单位的。”正是这样忙碌而高效的工作状态,让常晓华形成了果断、迅速处理问题的干练风格。

成功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近几年,常晓华校友获得了不少奖。2006年,常晓华获得第八届“财经”杂志奖学金;2007年,常晓华获得“中(中国)新(新加坡)基金总理奖学金”,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作为中国仅有的三名外派学习人员之一,与世界各地的商界精英一起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聆听世界顶级经济学家的授课。另外,她的作品还获得过北京新闻学会“商贸好新闻”的嘉奖。

当我们问她是否觉得自己是“成功的职业女性”?常晓华校友依然表现出她那谦虚内敛的性格,“成功谈不上,要说专业或者职业还可以”。回忆起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常晓华校友感慨道:“这么多年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快乐。我采访过的人和事,上到国家总理,下到平民百姓;从经济发达省份或地区,如上海、广州,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藏、云南;从经济行业领军人物,到跨国公司的CEO、国企老总。在这些的采访中,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边说着,常晓华校友端起咖啡,认真地说道:“其实每个人对于成功定义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我认为,成功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感觉很充实、很快乐。从这一点来说,我对自己还是满意的。因为我更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生活感悟的增加。”

有了美满的家庭才没有缺憾

面前的常晓华校友,姣好的身材,得体的打扮,精致的淡妆烘托出五官的柔美,伴随着交谈时轻柔的声音,让我们不由得猜想,这位在职场上干练果敢的副总监,在家庭中应该也是一位温柔体贴的贤妻良母吧。我们问她,平日里工作这么忙,您是怎么协调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呢?常晓华校友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观点——Balance原则。 “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MBA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课的一个场景,让我现在都记忆犹新,他就讲到一个词‘Balance’,中文的意思也就是‘平衡’,我觉得这个词就很好地解释了一个职业女性如何把事业和家庭都兼顾到,如何把握好这个度的问题。”工作中,常晓华竭尽全力、提高效率,干练而自信;而生活中,她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陪陪孩子。“我儿子已经12岁了。所以虽然我比较忙,但是我在自己休假的时候,还是会带她去享受一下祖国的大好山河。他现在上六年级,也是最关键的时候,我也尽量的多抽出一些时间,督促他的学习。”最后,常晓华校友还补充道:“事业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无论事业上有多么的成功,只有拥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才算没有缺憾。”

母校予我,我予母校

谈起母校,常晓华校友的眼中闪起了亮光,随着她轻柔的声音,记者仿佛感受到了她对母校那份深深的热爱。“记得那时母校(北京商学院)很小,操场也很小、但食堂特别好、挺温馨的,感觉像自己的家一样,同学们经常在一起活动,彼此探讨理想,憧憬未来,感悟生活。有时候大家一起去玉渊潭公园郊游,冬天打打雪仗,特别美好,现在想起来都历历在目。”

除了对在母校生活的点滴回忆,常晓华校友还表达了她对母校老师的深深感激,“当时商学院院长贺名仑教授,也是我研究生的导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他的为人处世,还有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所取得的成就,都令人崇拜,导师和师母对我们都特别得好。”在对恩师表达了感激之情后,常晓华校友还补充到:“我觉得工商大学的毕业生各方面素质都挺高的。如果说工商大学的学生和一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有什么不同的话,我想应该是,工商大学的老师教给学生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加踏踏实实地做好一点一滴。”

采访结束后,常晓华校友还和记者分享了她在国外求学时的精彩照片。在这照片里,记者不仅看到了一名职业女性对知识与能力的追求,也看到了一名年轻女性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十六年路途漫漫,见证了常晓华校友从一名普通的研究生到财经专线领军人的成长历程。

最后,常晓华校友又一次向我们表达了她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母校给予我太多,作为一个记者,我希望今后能为母校多做一些宣传工作。”

记者手记:

一个半小时的采访,给记者留下的整体感觉是轻松愉快。常晓华校友很健谈,在她平和而温柔的语气中,记者能够感受到一个成熟女性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坦然和从容。

回首走过的这十六年职业之路,常晓华校友始终挂在嘴边的形容词便是“充实而快乐”,在她的心中,对于成功有着特殊的定义:“成功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正是这种淡定从容的心态与价值观,让记者在彼此的交谈中,感受到她身上散发出的浓浓的书卷才情以及身上所包含的厚重的生活阅历。

很荣幸,能够近距离地采访常晓华校友,从她的身上,记者感受到了一个知性女记者的魅力;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记者也体会到了一位职业女性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精彩对白:

1、记者:在国外的这一年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常晓华: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你看到的是一个国际化的视野,给我的经济新闻报道给我的是一个国际化的思维方式。你要考虑到,如何用国外的思维方式,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说中国呢?我的班级里的同学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所以我再看一个经济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完完全全是从我们中国的角度来看,包括我们的授课老师也都是从不同国家来的,所以他再跟你说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就会给你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不同的思维方法,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视野。

2、记者: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梦想着能够出国,您有没有想对他们说的呢?

常晓华:我觉得如果要出国的话,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国外也有他好的地方,也有他不好的地方。比如对于我来说,我只是把到国外去当作是我充电的过程,当作一种经历。现在有些学生为了出去不惜一切代价,我觉得没有必要。现在在国外大学里面上课,每个教授都会讨论中国,现在的经济重心已经开始移向中国了。如果去国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阅历,多学一点东西,把他当作是提高自己的素质的手段,那么可以。而且去国外工作会很难,他们的生活压力会很大,他们很难融入到国外的社会。其实国内也有很多就业机会的。据我所知,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生就业形势也不是很好。所以要出国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你是为了什么,不要盲目出国。

3、记者:现在我们北京工商大学的新闻系也是经济新闻方向的新闻,我们觉得您的工作经历跟我们的专业是非常对口的,那么您觉得,我们要要从那些方面来充实自己的?

常晓华: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你的专业知识,专业基础一定要打好,比如说一些专业术语。第二呢还要多看一些经济类的报纸杂志,这样才能够跟现实联系起来,把专业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了解目前经济的热点、难点,现在发生的重大的经济政策、经济事件。第三点呢我觉得就是要外语基础,刚才提到了经济生活全球化,比如说国际报道的话,都要专门去看国外的新闻文章寻找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