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特稿•纪念改革开放30年】李朝鲜:从学科专业三十年发展历程看高等教育改革新的生长点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飞速发展的三十年。回顾和总结三十年来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所走过的历程,不仅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高等教育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且帮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积极寻找事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从而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始终能够紧跟国家和民族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早日成为现实,使学校的事业始终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

一、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三个10年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走向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壤。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始于1952年,到1963年第一次颁布《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共有510种专业。“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秩序被打乱,高校专业设置极其混乱,1977年底我国恢复高考制度,1982开始,国家第二次组织力量进行对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修订,到1987年底修订工作结束,专业种数由1343种减少到671种。这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拨乱反正,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次专业整顿,从根本上改变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推进了专业名称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专业口径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宽,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奠定了学科专业基础。

    从1989年到1998年这十年间,国家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三、第四次修订。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保持了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1997年联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科门类的相一致,设11个一级学科,71个二级学科,专业种数由1993年确定的504种减少至249种,调减幅度为50.6%。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顺应了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改变了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体现了科学、规范、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的原则,为实现高等教育总体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的深刻变革。

    进入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以来,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角度,也表现出新的发展势头。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专业化的新要求,以及大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催生新的本科专业,数字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电子商务等一批带有鲜明时代特质的专业,在教育部每年公布的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中获得席位。以2002年为例,我国普通高校设置专业的种数已有528种, 到2008年3月,加上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外专业,本科目录内、外专业共达560种之多。新专业的增设、老专业的归并、停办或取消,使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微调的频率加快,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大变革、大发展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新要求。这一时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重要拐点。

二、学科专业建设调整的三个阶段积蓄了高校做大做强的综合实力

    与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同步,高校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在调整中加快建设步伐。特别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校与校、学院与学院进行大规模合并组建的大背景下,高校加快了院系调整、组建的步伐,从学科专业建设和行政管理两个不同的角度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强者更强的发展构想。

    以清华大学为例,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 个学院,54个系,62个本科专业,198个硕士点,181个博士点,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作为教育部重点大学,在三十年中展示的强大竞争力始终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北京市地方所属高校的排头兵,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建设中实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学校的巨大变化。北京工业大学1960年创建时有5个系。 1978年至1989年,学校以学科专业为依托调整系的设置,设机械工程学系等12个系,其专业覆盖工科类领域。1990年原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入北工大, 1993年北京计算机学院并入北工大,学校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学科专业不断丰富。 1997年至2007年间,学校紧密围绕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及行业需求,学科结构得到大幅度的调整与优化,形成了16个二级学院,开设了43个本科专业,8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7个工程硕士授权培养领域;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及8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2个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以及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2个部级工程中心等。已由一所工科性学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截至2007年10月,各类在校生总数达 30342 人。学校以强大的学科专业群为支撑,充分发挥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领军作用。

    与具有超一流强势的清华大学和地方重点建设的北京工业大学不同,北京工商大学作为一所由国家部委下放到地方管理,由原来规模较小的单科院校合并组建为多科性大学的学校,其发展和建设的轨迹更能清晰地反映出三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更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代表性。

    北京工商大学的前身是原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以及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文革”中停止招生的院校逐步恢复。原北京商学院和北京轻工业学院正是在时代的召唤下,分别于1978年5月和11月复办。从复办初期规模小、专业少的“单科学院”,到今天刚刚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多科性大学,三十年中的三个历史阶段实现了三个重大历史跨越,为学校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中争取主动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在不同时期的阶段性成果,集中反映了学校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需要为标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坚持与时俱进,着眼发展、着力创新、着重提升所展现的勃勃生机。

    第一个阶段——乘势复苏。1978年5月,原北京商学院复办,设商业经济专业并招收本科学生,次年,开始招收首批商业经济硕士研究生。1978年11月,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在原校址恢复重建,次年,机械、化工两个专业恢复本科招生。1981年,首次招收轻工有机合成和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复办之初规模小,条件差,困难多,经费有限,但两所学院坚持一手抓复办(重建),一手抓发展。原北京商院于1983年起草了“贯彻十二大精神,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的发展五年规划,原北京轻工学院于1986年制定了1986-1995中长期发展规划。到八十年代末,原北京商院已经形成拥有10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3个硕士专业,在校生总数近1700人的办学格局和规模。原北京轻工学院已经形成拥有10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4个硕士专业,在校生总数近1300人的办学格局和规模。

    第二个阶段——适时调整。1989年,中共中央作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教委明确提出了独立学院或大学不低于3000人规模左右的目标。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专业,合理调整系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1994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关于高等教育要打破条块分割和小而全的状态,逐步减少单科性院校,对上述院校进行调整、合并、联合的要求。至此,从我国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更加具有层次性,培养目标更加具有超前性,对高校具备的综合办学实力也更加具有挑战性。此时,高等教育收费改革启动,带着高额学费报到的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一所高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专业的社会需求程度。正是在如此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改革的大背景下,原北京商院、北京轻工学院适时增设新专业,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原北京商院从1978年复办时的1个本科专业发展为有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4个学科的19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3个研究生专业,在校生总数接近3000人。原北京轻工学院由1979年恢复招生的2个本科专业发展为涉及工、管、经、文4个学科,15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校生总数达到3252人。至此,两所学院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比较稳定的办学规模,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办学效益。

    第三个阶段——强强联合。1998年,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人民政府撤销了包括当时电力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一大批部委所属院校也同时下放到地方管理。原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划归为北京市管院校,1999年6月,在两院原主管部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两所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工商大学,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从此,学校驶入了建设多科性大学的快车道。

    新组建的北京工商大学乘合并融合之势,重整资源,根据首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办学实际,明确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着力从适应首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出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按照北京市的学科专业布局把学校建设成为首都现代服务体系的人才基地。2002年,成立了计算机学院,组建了传播与艺术学院;2004年,恢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005年,组建数字内容学院、数理系; 2006年组建国际汉语学院;2007年,学校成为新增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获准开展培养工程硕士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同时批准学校在化学工程等三个领域进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学校还被正式批准为新增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至此,通过迅速完成学科专业增设、调整、建设、发展、停办的战略调整和布局,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条块分割、小而全、学科单一的办学状态,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也成功地搭建起适应服务首都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较合理规模的多科性大学。拥有的7个一级学科、36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能力,形成了覆盖面广、学科专业丰富的大学科群。学科群之间、学科群与专业群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形成的整体互动和相互渗透,使学校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切实成为可能。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12469人,硕士研究生1152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2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855人,所属独立学院本科生5000人,学校规模是合并前两所学校各自规模的8倍。

三、以学科专业建设带动本科教学改革质量工程整体推进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关系到我们的党、国家、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问题,从中国高等教育三十年来不断创造新成绩打开新局面的历程中,我们同样体会到,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高校办学综合实力得到整体提升,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教学的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教育质量和水平与要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其中:有来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有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教强国战略任务的挑战;有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突出自身办学特色的挑战;有在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工程中面对的挑战。上述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高校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以办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教学为中心工作,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走内涵发展道路,进一步在原有办学特色基础上整合资源、凸显特色,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高校在从多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新起点上,只有继续紧紧抓住学科专业建设这个龙头,才能使改革与发展的事业获得新的生长点。以学科为龙头,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首先要做到精、新、活。所谓精,就是精选:从丰富中精选精华,从普遍中精选精品,从多样中精选特色。所谓新,就是创新:在稳定中创新秩序,在继承中创新品牌,在成绩中创新成果。所谓活,就是灵活:从时代脉搏中寻找学科专业的强大适应力,从社会需求中把握学科专业的现实附着力,从战略前景中保持学科专业的鲜活生命力。以北京工商大学目前办学实际情况为例,现有的36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专业、12个学院、3个系、2个教学部分属于7个一级学科门类,较为分散的行政布局以及由此集结的学科专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学校在新的历史阶段凝聚竞争优势、彰显办学特色、打造业内品牌的发展需要。因此,适当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在调整中加快建设步伐,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凝炼学校的特色和定位,深化教学改革,从传统的学科专业优势中再创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任务十分紧迫。

    在以学科为龙头,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坚持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标准审视当前的战略布局,使有限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配置,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办学效益,必须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形成完整、配套的教学改革体系,至少还要从五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细化目标要求:

    首先,以课程为核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灵魂,集中反映着某一学科专业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高校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每一个细节精心设计,创新创优,全面带动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特别要通过建设精品课程,对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提出规范化要求,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品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课程领域,夯实课程基础,创新课程品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并及时把研究成果归纳整理,辐射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办学基础。

    其次,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强化办学特色。能否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从来都是检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必须坚持以实践教学环节为抓手,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全面促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校内实践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将二者统一到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之中完整设计,精心操作。2007年,北京工商大学文科实践中心获得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称号,集中代表了学校近年来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取得的积极成果,更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作为、新取向。进一步挖掘校内仿真实习环境的潜力,拓展校外实践教学的空间,是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教学改革新课题。

    第三,以教学团队为依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任何教师的个体教学与研究都不足以满足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无法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只有集合团队整体的力量,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系统探索和研究,才能真正打造出足以担负起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重任的师资队伍,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使青年教师在团队中迅速成长。其中,要特别注意发挥专业教研室的作用,围绕专业建设,通过专业教研室的组织、协调、落实、推进,全面实现对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及潜力的调动、挖掘和激励:其一是狠抓“三基”: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其二是倡导“三真”,即引导和鼓励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动真情、下真工夫,从而取得真正的效果;其三是强调“三求”,即求实,求是,求新;其四是践行“三干”,即苦干,实干,巧干;其五是追求“三立”,即立德,立业,立言。把教研室建设和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弱化其行政职能,强化其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功能,使教师在团队中迅速成长成熟,需要教师本人、教学团队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此才能有效地巩固教研室在学校教学管理运行过程中提供质量保证的基础性地位。

    第四,以优才培养工程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创办各类实验班,试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保持精英教育的引领作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北京工商大学从2002年率先创办会计学专业全英语教学实验班以来,相继创办了文科、工科实验班以及经济类、管理类实验班,实现了多点开花,点面结合,带动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认可。以优势专业为平台,以优秀学生为对象,以优化配置为支撑,以优质教学为保证,为优秀的精英人才提供快速成长的条件和机会,一方面满足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高要求高标准,一方面更促进了学科专业建设加快步伐,取得实效。

    第五,以质量监控为重点,以加强教学评估为手段,强化教学管理。高校在自觉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性教学质量评价的同时,必须坚持全面管理,全程监控,精细把关,严格要求,使校内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逐渐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自我检查和评估的长效机制,形成学校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更新的内在力量,确保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在良性互动中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争取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

    综上所述,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紧紧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坚持在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手段创新,从而掌握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面向未来,我们的国家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事业又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以三十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精心设计精心打造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就能不断增强高校办学的综合实力,培养出符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