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探讨产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导师论坛举行

 

20081012,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导师论坛暨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在北京华融大厦举行。本次论坛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成就,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并探讨了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以及产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参加论坛的有来自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司长陈文玲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地方经济发展司司长范恒山博士、物美集团董事长吴坚忠博士后、中国农业大学常青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员王晓红研究员、国家粮食局财务司综合处处长肖春阳博士、经济管理出版社副社长杨世伟博士、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中心总经理程凤朝、北京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军、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成荣、北京金茂大地易货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涛这11位特聘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参加论坛的还有我校副校长李朝鲜教授、经济学院院长杨德勇教授、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负责人洪涛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李书友副教授、社科部主任冯中越教授、经济学院胡俞越教授、廖运凤教授、徐晓慧教授、冯梅教授、王再文教授、周清杰副教授,另外还有经济学院研究生40多人。

 

论坛由洪涛教授主持,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朝鲜介绍了学校的产业经济学科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等。接下来,校内外导师就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行了研讨。

 

陈文玲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十大方面:

 

第一,随着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流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就是流通理论取得了重大成就。以前大家认为流通业是夕阳产业,但现在我们已经把流通理论上升到先导地位,现代流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我国已经形成了现代流通基本理论体系。第二,体制的重大变化,从传统的统购统销转变成现代商品自由流通。以前,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渠道、环节都很固定。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体制,实现了三多一少(以民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包括世界上最先进的方式都在我国出现了)的竞争形势。这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第三,整个市场的形态,由过去的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过去所有的商品都要凭票凭证购买,而现在商品种类繁多,市场是供过于求。据商务部统计调查,目前市场上的605种商品中,有95%以上达到了供过于求。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短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特征则是商品的供过于求。正是因为市场的供过于求,消费者才有了选择的机会,企业间才会出现优胜劣汰。第四,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目前决定市场的力量是消费需求,它成为整个流通业的主导力量。第五,对于整个市场的运行,政府行为方式由以往的直接干预转变为现在的间接干预。政府直接管理主要指依靠行政命令,而间接手段包括法律、经济手段。当然偶尔也还是会有行政干预,这属于特殊情况,短期、暂时性的。第六,市场运营的主体从高度垄断到充分竞争。目前的流通行业由民营、外资以及少数的国有经济组成。流通业是最能够代表市场特征的行业。第七,流通市场由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实现了两大接轨。一个是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全面接轨,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二是制度接轨,我们要按照国际游戏规则出牌。目前开放的市场有100余个,在吸引外资方面,2007年底达到了7600亿美元。进口处于世界第三位,出口处于第二位,外汇储备达到了世界第一位。去年我国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超过了美国。第八,中国流通从传统迈向现代。过去都认为流通业、商业服务业是落后的,从业人员素质低、交易方式也很落后。现在的流通业发展表现为多种业态的共同繁荣。短短10几年的时间,我国已经拥有世界所有的业态,尤其是新型业态。网络技术、冷链管理、物流管理等许多新技术的运用使流通业发展迅速。以前的低素质劳动力也转化为高素质人才,现代商人都需要最高素质、最高情商、最高智商的人才。第九,流通业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配置为主。现代流通业是市场发挥配置作用最大的行业。第十,由自然经济转向发达的商品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只有很少的商品种类,而现在的中国是商品的海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品占联合国统计商品的80%以上。中国的商品形态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对于当前国际金融风波,范恒山认为,这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金融海啸,全球影响巨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无限制运用风险投资的结果,金融衍生品放任到无可复加的地步。这场金融风波并不影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从负面效应看,对中国经济并没有毁灭性的打击,当然,影响还是有的,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

⑴供求变化导致对价格的影响。首先是国外市场的萎缩导致我国出口的下降。沿海地带外向经济的比重很高,这次受打击很大。其次是能源产品的价格保持高位,使工业成本提高。

⑵对资产的影响。由于某些金融机构的破产,导致我国持有的资产缩水、受损。金融资本的缩水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外汇储备。

⑶资本流向变化及资本投资预期。前期股市上常提到的“热钱”,现在就不大提了。以前对于国内外的投资预期,我国很多企业想走出去投资,但现在的大环境下,会受到阻碍。

金融危机对中国自身的经济不会有致命的打击,影响不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原因有这么几点:

⑴中国的自循环能力很强。中国的自身消费市场很大,能够自我修复这次危机的影响。

⑵中国虽然已经进入WTO,打入了国际市场。但实际上仍有许多的制度屏障。比如说汇率不能自由调整等等,这就有效阻隔了国外危机的衍生,这也是97年东南亚危机没有打垮中国的原因。

⑶中国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以及政治优势。中国的外汇储备、经济增长趋势都足以自我弥补危机。现在西方政府都联成一体来“救市”,说明西方政府也希望能够进行政府干预,从这一层面来看,中国具有不可比拟的政治优势。

他还谈到,这次的危机给我国的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087月以来,从各城市报来的数据来看,尤其是广东,以前经济很活跃的地区,这次由于加工制造业受到巨大打击,经济明显下滑。我国的江浙一带,以及广东沿海地区,许多企业依靠贴牌、仿制,这种飞来经济受损严重。之所以要叫“飞来经济”,是由于它是很低端、肤浅的经济发展形式。企业自身的利润很低,附加值也很低。再加上国内形势,近两年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高,迫使企业的基本利润都保不住了。可以说,这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破坏环境、低廉的劳动力所带来的。而现在的形势来看,这种粗放经济已经不行了。我们要看到现在的机遇:国外危机成为我国提升产业结构的契机。要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如我们最近对长三角地区的考察,提出要使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高端制造业的生产基地。

对于财政与货币政策而言,他认为,货币政策不能过松。虽然现在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但这个时候放松银根,很可能导致物价上涨,经济衰退,发生滞胀现象。滞胀问题是非常难解决的。所以还是主要寄希望于财政政策,当然货币政策微调,要把组合拳打好。

他认为,提升产业结构,发展自主创新,需要继续进行三大改革:

⑴干部考核制度,这种制度导致干部们急功近利,难以从地区优势出发。

⑵财政制度,地区封锁的原因就是由于地方财政收入难以支持,这需要财政制度的改革。

⑶企业制度,如何让小企业可以做大做强,大型国有企业能够进一步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却没有自主创新的动力。它缺乏市场竞争压力所带来的自主创新的动力。而中小企业正好相反,它们追求生存,追求利润,有自主创新的动力,却缺乏能力。所以,一定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范恒山十分关心研究生们的学习和研究情况,他对新入学的研究生们提出4点希望:(1)要上的去——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来努力学习,站得高,看得远。(2)要下的来——我们常说一具体就深入,要能够贴近群众,贴近现实。(3)要承得起——要承受住压力、诱惑、艰辛,踏踏实实做学问。(4)要耐得住——耐得住清贫、寂寞,才能有所作为。

此外,11位兼职教授、11位校内导师先后参与了研讨,研讨会一直延续到下午一点钟,会议讨论热烈,与会代表与研究生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