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我校举办“第六届国学与大学德育论坛暨第四届问道玉渊潭”学术论坛

   

1226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中国实学研究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召开“第六届国学与大学德育论坛暨第四届问道玉渊潭学术论坛”。来自多家京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共商“中国故事与立德树人”。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鲁娜教授致欢迎辞。她谈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意义重大。在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无神论学会、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支持下,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四年举办问道玉渊潭学术论坛,培育了学术品牌,扩大了学术影响。此次论坛,期待各位专家能够围绕中国故事与立德树人这一会议专题,继续分享智慧、交流思想,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实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张践教授致辞。张践教授代表主办方向参会老师表示欢迎,他介绍了中国儒学会的成立宗旨、工作内容与取得的成就,指出中国儒学会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品牌,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对推动儒学进入大学教育、传承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他指出,“问道玉渊潭”举办以来,已经在高校思政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讲好中国故事、立德树人要在课程设置、甄别真伪与优劣等方面继续探讨和努力。他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国际教育普及联合会、中国实学研究会对我校积极筹备会议表示感谢并预祝取得圆满成果。

第一阶段的主题发言由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东主持。中国无神论学会名誉理事长朱晓明教授、中国社会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刘志明、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康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汪世锦、深圳市龙岗区南约教育培训中心法人彭建民分别从毛泽东主席与“不怕鬼的故事”、从几个外国故事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立德树人”中“德”之内涵、讲故事的要义及科学依据、立德树人乃国教之魂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

第二阶段的主题发言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柳新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智点江山(北京)科技顾问有限公司李红茹、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文新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东副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姚洪越副教授分别就浅议经典进课本、进课堂,以“知行合一”落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中医药独特优势彰显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叙事意义、立场与逻辑,讲好中国故事的整体性探析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第三阶段的主题发言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春丽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耀南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蔡志栋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吴宝晶教授、衡水学院曹迎春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魏海香副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柳新副教授分别就中华德育模型暨中华育人之道初探、大学生德育与中国传统自由道德——冯契哲学的启示、“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思考、衡水学院大学生国学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以《德音润泽:董仲舒名言赏析》为例、当代世界文化影响力格局与模式、面向新文明形态的时代新人培养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四阶段的主题发言由朱康有主持。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富民副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王继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祥明副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杜凡副教授、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许红艳分别就“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孟子仁政思想的扬弃逻辑、高校思政课程中的传统故事德育策略研究、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以易观疫:相同的病毒,不同的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的路径探析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自由发言、论坛总结阶段,北京房山独立学者易宏、山东科技大学杨立蛟副教授、吴文新、姚洪越进行了自由主题发言,就寻根文明初心、增强文化自信、现实问题探析、寻找解决路径、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与融合路径等主题进行了积极探讨。

大会闭幕阶段,姚洪越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他谈到,讲好中国故事与立德树人是高校与科研院所的重要工程,希望各位老师与研究员积极进行探索与建构,讲好国学与马学科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践行立德树人。此次学术论坛紧紧围绕会议主题主要从“中国故事”“立德树人”“进课堂”“中华文化的内容与影响”等方面展开,体现了参会者的研究旨趣、研究方向、工作内容等特点,成果丰富,感谢各位参会者的积极参与与共享,欢迎各位再次前来传经送宝。

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来自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无神论学会、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