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优秀教师风采】潜心教研,以爱育人 ——访学校2018年优秀教师食品学院王静

   

王静教授,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作为项目主持人和重要研究骨干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973计划项目等15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际SCI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正式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荣获教育部、农业部多项奖励,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长城学者。今年王静教授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来自食品学院的王静老师目前讲授食品科学原理、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科技英文阅读与写作等课程。作为一名教师,她热爱教育事业,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把全部的经历和智慧奉献给了学生,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课堂上,为了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王静老师习惯走到学生中间,抛出问题让大家思考、讨论,并不时对同学们进行引导。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王老师再对知识进行讲解,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变得容易多了,也更有意思了。王静老师说:我希望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融入其中,参与其中,真真切切的成为课堂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知识也是在不断的更新、变化,研究的观点也在不断的变迁。虽然基础知识并没有发生变化,但王静老师的课程在日日更新。王老师告诉记者:要让学生们了解到时代的变化,实时感受知识的更新,伴着时代的乐章学习。不断更新的课程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在日常的备课中,王静老师会大量查阅书籍资料,也会把自己在科研时发现的问题都融入到教学之中,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一同进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潜心研究、稳步进行不仅是王静老师所做的,也是她教会学生一起做的。王静老师不断地与学生交流食品专业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专业,及早的找到目标,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

在王静老师看来,教书育人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上课过程中和平时交往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在课堂上除了正常的教授知识外,王静老师也会跟学生们讲述一些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们去涉猎不同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培养自身的能力,在大学四年中不断充实自己。

面对很多同学们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王静老师会平心静气地告诉大家,即使目前你们所学的专业不是你们所喜欢的,不是你们当初选的,你也不要荒废了大学这四年,因为大学四年所教会你的从来都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你能力的培养、心智的磨练!就这样王老师通过与学生们交流想法,在思想的摩擦碰撞中,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无论学生有什么事情都可以随时联系我

在做好课堂工作的同时,课后的王静老师更是亲切,她脱离了教师这层身份,更像是朋友、是亲人,给了学生们关爱,照顾了每一个远离家乡的孩子。

王静老师的业余时间从来不止属于她一个人,我会把我的手机号给学生们,无论他们有什么事情都可以随时联系我,她一直都属于这群可爱的孩子。在课后的时间中,同学们无论是有学术问题需要讨论,还是心理上的问题需要排忧,或者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需要分享,都会找到王静老师。

王老师像同学们的朋友一样,静静倾听,也会像长者一般给出一些建议。当然,更多时候,她会鼓励学生自己先想办法,锻炼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的学生说,在平时,我们的小事都是自己决定的,只有大事才会跟老师一起商量。如同一位学生在日志里写的,在王静老师面前,探讨时不用担心来自严师的严辞厉语,亦没有来自一位博学者的压迫感;交流时不必担心被取笑,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分享时也是轻松备至,谈天论地、畅所欲言。

在王静老师科研团队的研究生们眼里,王老师更像自己的亲人。一年的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微风习习,家在外地的同学们难免于此时对月感慨,内心如打翻了调料瓶一般五味杂陈。但在这个时候,王静老师总是笑意盈盈地来到同学们的身边,拎着中秋不可缺少的月饼,让同学们脸上的悲伤霎时消散,换上的是开心满足的笑眼。王静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祝福,还有陪伴与温暖。王静老师的学生魏军艳说:每年端午节、中秋节都会吃到王老师给的粽子、月饼,比起老师,她对于我们而言更像一个母亲。这个集教师”“朋友”“亲人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王静老师与她的同学们早已经是一家人。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沉下心去钻研”

王静老师是授业解惑的老师,是学生们暖心的朋友,她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一名把做科学研究当做爱好的科研工作者。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王静老师潜心科研,勤奋探索,在食品功能性配料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研发营养健康安全的特色食品关注民生、服务社会。

王静老师认为,工科的学习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在科研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如果不是对科研非常得热爱,很难在枯燥的研究过程中坚持下来。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沉下心来去钻研。王静老师告诉记者,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验数据不理想、实验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但是她从没有灰心丧气或者中途放弃,而是一直都是沉下心来,查阅资料、查阅各方面的文献、检查科研方案,反复进行实验,反复摸索,不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绝不罢休。王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在科研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优越的实验条件,为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做好了后援工作。他对科研的热爱也从来没有停歇过,即使现在她甚至已经没有空闲的时间来放松自己,她依然觉得自己应该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科研上。

生活永远不会辜负那些坚持不懈、不断向前的人,因为王静老师的对科研的热爱和执着,让她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她作为项目主持人和重要研究骨干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973计划项目等15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际SCI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正式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食品学院王静教授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且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Optimisation of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wheat bran》入选全球“农业科学”领域全球前1%ESI“高被引论文”,该论文20081月发表于《FOOD CHEMISTRY》期刊上,截止于20163月,该论文被引次数已达139次,在农业科学领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王静老师所在的食品功能性配料与营养团队由来自于海内外的年轻老师组成,主要从事于谷物功能性配料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功能性评价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团队成员张慧娟教授说,王静老师会根据每位老师擅长的研究领域以及团队的发展规划,给每位老师提出相对应的研究方向,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提出宝贵意见。王静老师负责团队的整体规划及发展,是团队的领航人,她对年轻老师非常有耐心,对教学科研十分勤奋、认真,对团队所有的教学科研材料都严格把关,“甚至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

身为教师,王静老师十分注重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之中。在课前准备课件时,她会结合科研中获取的结论融入到课程之中,让自己的科研发挥最大的功效。王静老师谈到:“在当今社会,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科研知识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只有熟悉掌握基础知识、大量阅读近期文献才能使自己在平时的试验研究中得心应手。”因此王静老师会将新掌握的学科知识融入到课堂中,使学生们对当下的学科发展情况有大致的了解,有助于平时的实验探究。

她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良师,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是陪伴学生生活的母亲,以母亲般的慈爱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更是热爱专业、潜心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科研之中,解决更多实际的问题。这就是王静,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诠释好每一个角色,为学生、为学校默默奉献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