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召开2018年开放课题和内设课题专家评审会

    

    

97日,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在阜成路校区召开了开放课题和内设课题专家评审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贸促会等5位校外专家,基地首席专家、副校长谢志华教授,科技处处长张晓堂教授参加了评审会,会议由基地主任、经济学院院长徐丹丹教授主持。

谢志华副校长致辞,对前来参加评审的各位在流通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就基地的验收、课题的申报、研究成果等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张晓堂处长介绍了几年来学校给予基地配套资金和各项活动支持的情况;经济学院副院长郭馨梅教授介绍了本年度基地课题的选题来源、招投标活动的开展、研究成果的标注要求、匿名评审的原则等内容。

今年开放课题和内设课题主要围绕“超大城市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研究”“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疏解空间的合理利用与业态转型升级”等开展研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河北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8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开放课题的申报,来自校内商学院、经济学院的14位老师递交了内设课题的申报书。

经过评审,专家一致同意对8个开放课题和14个内设课题给予立项,其中,开放课题立1项为重点项目、5项为一般项目、2项为培育项目;内设课题立3项为重点项目、8项为一般项目、3项为培育项目。

专家指出,开放课题的选题非常契合北京市社科基金选题重点指引的方向,与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的研究领域保持一致,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选题集中度较高,少数选题能做到“小题大做,框架合理,内容丰富,方法得当”。内设课题的选题紧密结合三大热点,即生鲜农产品流通、中高端消费、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生鲜农产品流通选题数量多,角度各有差异,体现了学科对其研究的重视程度,同时,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又能做到百花齐放,研究成果丰硕,对基地的学术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不足之处是部分选题题目太大,研究方法设计缺乏新意,定量研究方法不够充分。 

附:2018年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开放课题和内设课题评审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