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优秀教师风采】把教学作为头等大事——访学校2015年本科教学优秀一等奖何聪芬

    

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悄悄地洒在屋内的地面上,仿佛不忍心打扰这个安静的课堂。教室里,何老师站在讲台上,正深情并茂地讲着生物化学,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这是何聪芬老师的课堂,安静有序,却又不失生动幽默。“我喜欢上何老师的课,因为老师会给我们补充很多生物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曹梦岑在提及何老师的生物化学课时,语气认真。

何聪芬教授是理学院副院长,主讲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等本科课程,并主讲现代化妆品生物技术等研究生课程,荣获2015年学校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曾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学校教育创新标兵一等奖。她指导学生开展北京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4项,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1项。

联系实际,抽象的知识“活”了

众所周知,生物化学是一门比较枯燥又复杂的课程,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喜欢这门课程,并能学有所获,何聪芬老师想尽办法用生动的事例或比喻来化解枯燥乏味的知识。

在一堂讲解酶的代谢的课上,何老师在讲课之前,问了一个看似与讲课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同学们在发烧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正是这个问题,让原本对生物化学课有点迷茫的同学们支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发烧的时候你们是不是浑身都没有力气,而且没有食欲、不想吃东西?”何老师一边进一步发问,一边结合生活开始了讲解,“这都和身体里的酶参与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密不可分。酶的作用需要适合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就慢了,所以你吃的东西也不消化了。”在这样的引导中,何老师给同学们系统讲解了酶的相关知识。

何老师的这种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印象深刻。“何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将复杂的概念形象化、生活化,很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讲到蛋白质结构中二硫键这一概念时,复杂的结构式让我很头疼,而何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爱美人士烫发的例子,为我们揭秘了二硫键与头发卷曲之间的关系。我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张博在说这些的时候,双眼发亮、滔滔不绝。

也许,在学生们看来,这几个生活化的事例只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但是为了将枯燥无味的生物化学让大家能够津津有味地听下去,并且能够使这部分知识深入浅出,何老师可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每当有了新的热点话题时,老师都会将这些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虽然已经在我校教了十多年的课,但是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认真备课,将那些过时的案例或者社会热点进行变更和替换。例如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时,老师就把三聚氰胺为何结构?基于何种原因致使厂家把三聚氰胺添加到奶制品中,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奶制品质量检测方法(凯氏定氮法)的优缺点。

除了别具一格的授课方式,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清学习的思路,何老师还亲自制作并不断改进讲授生物化学的PPT。她不是单纯按照教科书的结构来设计课程,而是以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以生物化学的思维体系制作的。根据这套PPT进行课程学习,同学们对生物化学的思路更为清晰,理解也更深入了。

受学生喜欢的“严厉”老师

“何老师是一个很严厉、很有威信的老师。”在提及何老师的时候,她的学生这样说道。

确实,何老师对学生严格是出了名的。每次上完课老师都会布置作业,并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时间交作业;除此之外,在课堂上老师不允许学生吃东西、玩手机。有一次,由于老师“上课不许玩手机”的规定,一位在课上用手机看视频的学生被何老师没收了手机。“这件事情是我处理的不够妥当,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重提旧事的时候,何老师的语气因为愧疚而有些压抑。在何老师心中,没有任何事情比学生们更重要。

“教学是个良心活。”这句话何老师说了不止一次。在她看来,无论是哪一件事都没有教学重要。身为老师,最大的责任就是教学。“我当老师,从来没有求过自己能得到什么。只要学生们能听懂、以后能用上,并且许多年后还能想起有一个老师教过他们生物化学,这是最让人感动的。”何老师在说这些的时候,字字真切,每一句话里都溢满了浓厚的师生情。

在课堂上,何老师是一个对学生负责的严厉老师。在课下,她就变成了很喜欢与学生交流的长辈。何老师很愿意和学生聊天,这样能够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她还专门建了微信群,在工作的空闲与学生们互动。对此,崔乐也是深有体会:“我与何老师的关系非常亲密,我很欣赏、很尊敬她。”

正是因为何老师对待教学严谨认真、处处为学生着想,有很多学生即使毕业多年也还十分惦记她喜欢她。一个毕业生在几天前在电话里和她说,“公司里大家讨论起大学时让人印象最深的课,我一下子就想到您的课了,虽然严格,但讲的特别好,现在都觉得收益很大。”何老师在讲起这件事的时候,眼眶湿润了。

服务生活,做“接地气儿”的科研

何老师不仅承担本科教学,还带研究生,负责科研课题小组,同时担任学院副院长,因此事务性的工作很多,但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科研也是她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协调好教学、管理和科研之间的关系,让科研工作能保质保量完成,她常在周末和下班之后增加工作时间,忙碌于办公室和实验室。

何老师常说,“(科研)最重要的是有想法,还得和生活联系”。有一次,她在买菜时看到了芽菜,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豆芽和豆应该有营养物质组成的差别,那从其它植物芽和种子里提取出的有效物质是不是也有不同呢?于是“谷豆萌芽”这个想法就这样产生了。在这之后,老师与课题组内的老师一起进行试验、研究,又去上海家化进行演讲,最后上海家化以这个理念为基础开发了“启初”品牌系列婴童化妆品。何老师这种“接地气儿”的联想,把生化知识与实际应用连在了一起,实现了“生活-科研-生活”的自然转化。

在科研方面,何老师也遇到过一些困难。由于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发表文章的档次不够高。不过在提及这些的时候,何老师并没有表现十分苦恼,而是在这句话之后加上了另一句话——“其实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没有教学重要。因为我是老师,教学是我的本职工作。”这是一个老师,发自肺腑的愿望。

这就是何聪芬老师,一个把教学作为头等大事的大学教师。在她眼中,没有任何人比学生更重要;在她心中,没有任何事情比学生的成就与感谢更让她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