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优秀教师风采】创新教学方法,活跃文学课堂——访学校2015年本科教学优秀一等奖王妍慧

   

王妍慧,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现教授阅读与写作、20世纪文学经典选读和对外汉语相关课程。曾获学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组第一名,北京市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组二等奖,学校首届“美文共赏”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二等奖,学校第三届学术演讲比赛二等奖,学校2015年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记者与王妍慧老师的见面是在阜成路校区的教一楼,记者刚一到,王老师就热情地引导落座。王老师用她生动有趣的话语讲述她的教学生活,很快就将人带入到教学情景当中,让原本炎热的天气变得清爽起来。

细读作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文学教师,王妍慧老师对教授非专业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文学是人学,努力激起每个学生对生活,对生命,对自我的思索,引导人们通过对文学的解读和领悟更好地学习、生活。”她这样说道。对于文学来说,能让人产生共鸣是非常重要的,在备课的时候,王老师也会特别注意能够引起大家共鸣的篇章段落,与学生共赏,使其学习起来更加投入。

王妍慧老师热爱文学更热爱教学,她能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在为学生讲授课程之前,她自己会先去深入了解作家作品。例如在给同学们介绍一位作家及其作品之前,她至少要精读其一本著作及其传记,还要找相关影视作品,分析影视作品与文学文本的异同。然后写教案,做ppt。王老师认为,要备好一堂文学课程,阅读作品最为重要,“细读作品太重要了!每次备课下来,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读作品。”对于细读作品,王老师注重移情。“一个人潜下心来静静地读作品,读着读着就仿佛进入了故事,看到了作品描述的一切。”读了作品,再去读作家传记,结合作家当时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了解作品表达的内蕴。这样的备课过程占了王妍慧老师的绝大部分工作时间,尤其是几年来连续不断的新课更加重了其工作量。但这样认真负责的备课过程也恰恰符合她对学生说的话: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备课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感觉能学到好多东西。”王老师笑着说道。

走出教室,用心感悟文学魅力

充分的备课后,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情绪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参与到课程中,才能较为深刻地领悟作品,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王老师向我们这样解释道。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不仅要能读名家、赏名作,还能走出教室,探访名人故居、拍摄微电影和戏剧。这些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大家能静下心来赏味文学魅力,而且可以动态地去做去参与去感悟。王老师告诉记者:“我面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我希望能通过我的课堂让他们多一些人文感悟。比如说探访名人故居就是将课堂学习与北京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北京文化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和文化名人的精神。带领大家一起拍摄微电影和戏剧,让他们至少熟悉一部作品,并能真正地理解和饰演一个角色,这就是我的初衷。”

探访名人故居这样的外出实践活动使学生深有体悟。学生们对于旅程中的各种“意外”往往体悟更深。“比如那位看守李四光故居、能讲深刻大道理的保安,比如寻求北大前校长故居的一波三折,以及破烂的故居与现代化摩天大楼的天壤之别,等等。这些是在课堂中无法涉及到的。”同学们收获了文学知识,更开阔了眼界。 “这种实践活动能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美的东西就在我们身旁。让我们打开自己的眼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食品121班单晓蕾说道。

每学期期末,王妍慧老师通常采用学生分组拍摄微电影的方式进行考评。并在学期最后一堂课上,统一放映学生自己拍摄的作品来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不同小组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让他们谈自己拍摄作品时的感受。“小组之间有了竞争,课堂气氛会很活跃。”王老师这样说道。对于学生拍摄的作品,王老师大为赞赏,并深深地为学生的创造性和付出所感动。

也有的学生性格比较腼腆,对于角色的演绎比较拘谨,王老师就会亲身示范。比如说有学生在拍摄《雷雨》时,对于角色感情把握的不到位,王老师就会耐心向他们讲述如何理解人物性格,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角色当中。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微电影拍摄,不仅对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自我完成了一种突破。

挖掘专长,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王妍慧老师是一个做事认真、喜欢创新的人,更是一个感性、有激情的人。为了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王老师还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在参加过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后,王老师发现自己在朗诵方面挺有特长。“我想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上听到自己的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会不会倍感亲切?于是,我就自己试着录音,尝试在课堂中穿插朗诵经典段落,让学生用耳朵阅读作品。”王妍慧老师这样的方法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会学她一样有情感地朗诵,在朗诵中体会作品。

“王老师提倡我们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文学的学习更多的就是感知。老师通过朗诵、表演、辩论等教学形式,不仅让我们对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使我们一群志同道合者在温馨的气氛中得到了一种升华,更让我们能听到每一位同学十分个性的解读。交友的同时,我们能更全面地看待每部作品。”一位上过王老师课的同学颇有感触地说道。

王老师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应用到本科生教学上,对于留学生教学亦是如此。来自巴西的玛丽娅说道:“王老师讲课很生动,教学方法也很灵活,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学生们的肯定大大激励了王妍慧老师。已经取得了大量教学成果的她,仍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发现、慢慢累积着教学形式,不断探索着新方法和新思路,与学生们一同分享。

从教10年来,身为副教授的王妍慧老师因为喜欢而专注于教学,因为专注而热爱着教学,因为热爱而无怨无悔地为教学付出!她将生活中的激情与创新融入教学之中。生动形象的授课,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同学们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更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中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