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工商

首页» 新闻资讯» 媒体北工商

【人民日报】“玩儿转”公交的别样青春

《人民日报》1126日第19版“新青年”刊发文章《“玩儿转”公交的别样青春》,报道了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iBUS公交志愿服务小组的发起人、“玩转”公交的达人韩昱琦。现将全文转发:
“嘿!再来一人,后车窗这边也要洗洗!”韩昱琦扯着嗓子向同伴喊道。在北京良乡佳世苑公交场站上,7个大学生正热火朝天地对着一辆公交车擦擦洗洗。
留着寸头,套着一件黑色外套,书包还背在身上的韩昱琦双腿膝盖半弯,手持一柄长竿拖布,微微仰起头,对准公交车窗,麻利地上下开工,一股青年的干劲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这是北京工商大学计信学院“iBUS”(爱公交)小组的同学定期在做的公交志愿服务。韩昱琦,一个19岁的北京男孩,是这个志愿小组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也是一个“玩儿转”公交的公交达人。
1999年,6岁的韩昱琦经常跟着姥姥坐公交车,第一次对公交车着了迷。看到司机师傅操作复杂的汽车系统,韩昱琦就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大车”,“我小时候就想做一个公交车司机,要是会开这个大家伙那得多帅啊!”
不像其他的同龄小孩爱好体育运动或艺术活动,韩昱琦从小学起,就有了“公交车”这一爱好。周末最喜欢的,就是坐着公交车到处转转,久而久之,北京城大大小小700多条公交线路都一一坐过,公交路线也随着乘坐次数的递增而烂熟于心了。“我就爱坐公交车玩,公交车是我最大的爱好。”
小韩爱坐着公交车玩儿,也“玩儿”出了新名堂。
随着对公交了解的加深,他渐渐熟知了北京城700多条公交线路,说起线路来如数家珍;他也可以“听声辨车”,单单听到公交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就能立即报出车的型号和线路;他甚至在暴雨中和366快车的司机师傅抢修了半路坏掉的公交发动机,“说起来挺神奇的,我也不是专业的,但和师傅鼓捣了半天,那车居然给修好了!”
玩儿得多了,自然也就深入了。韩昱琦也称得上是半个“公交专家”。高中时期经常乘坐699路,却发现迟迟等不来公交车。“699路车来的时间没谱,就得干等啊。”小韩想着很多人可能都会遇到同样的麻烦,于是,他便想着如何用自己的知识去为更多的人服务。
在高二,小韩开始构思写一篇优化公交线路的科技论文,他利用节假日实地探访北京公交线路,耗费了一年多的精力,从300多条线路中筛选出了29条可以优化的公交线,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高三暑假把这篇两万字的论文提交给北京市交通委,得到了交通委的重视。“比如说增设快速公交线路、添加微循环道路等,这些点子交通委也开始实施了。”提起自己的论文,韩昱琦一边用手比划公交线路,一边讲得头头是道,俨然一副专家的模样。
现在的韩昱琦,又有了“玩儿转”公交的新方法。
上了大学后,韩昱琦凭着自己的公交爱好和计算机编程知识,开始张罗着办起社团、做起软件。“爱公交志愿小组”和“北京公交社”由他一手创办成立,做志愿服务、办公益讲座、搞素质拓展,样样不落,有模有样;他还忙活着自己做一款个性化定制的公交指路软件,争取明年可以带着作品去参加软件比赛。
在同学眼里,韩昱琦一直都“没闲着,总能鼓捣出名堂”。可是背后的艰辛只有他一人知道。
 “大家都会说,公交社是个什么社团?挺奇怪的。”回想起社团创办的初期,由于公交车属于大学里的冷知识,最初只有两名成员加入,小韩也遭遇了招新低谷期。韩昱琦经常满校园、宿舍楼地发传单,贴海报,宣传社团信息。最终社员渐渐多了起来,很多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打开了社团的知名度。
 “我始终觉得,干一件事就坚持到底,总能把它干好,不要怕苦怕累。”韩昱琦语气坚定地说。
别看韩昱琦是一个公交车的“实干家”,对于公交车,他还怀有一种浓浓的文艺情怀。
他时常抒怀,在他的微博上可以寻觅到“它们结束忙碌的一天回到了‘家’,晚安公交车”这样的温暖话语;他也喜欢怀旧,会把自己小时候坐公交车的月票珍藏在卧室的橱窗里,也会收集各种改线停运的公交车路线贴纸,觉得“可以留下过往的时光”。
“爱玩儿公交应该一直会坚持下去吧,”韩昱琦一手托着下巴说道,“应该会玩儿一辈子”